正文内容

猪肉的一手情报:高猪价不可持续 2021年恢复正常

发布时间:

2020-01-02

“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
  年底是猪肉需求最大的时间段,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在北京、上海、湖北武汉、四川成都、广东东莞、辽宁、广西多地探访后发现,广大居民关注的猪肉价格,在北京、上海等地已随供应量的增加开始有所下降。

  “国家储备肉分批次投放,已把价格压下来了。”
  对菜篮子市场价格波动趋势最敏感的人,莫过于一线市场的批发商。
  12月24日早上7点多,北京气温达到-5℃,空中不时飘落小雪花。新发地市场肉类大厅的摊位上已经摆满了色泽新鲜的五花肉、肋条、里脊肉等产品,商户们整理着摊位,等待顾客前来。
  新发地市场是北京“菜篮子”工程的龙头企业,承担着首都90%以上的农产品供应,这个市场的供应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北京市的农产品供应是否平稳顺畅。
  第一财经记者在新发地市场发现,各商户的猪肉价格基本维持在每斤20元左右。
  新发地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随着市场上猪肉供应量的增加,新发地的猪肉价格已经开始下降。市场目前每天的出货量在2000头猪左右,接近春节时,购买量还会有所增加。
  同一时间,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下称“上农批”)已经结束了当天的猪肉批发交易。上农批不仅是上海最大的综合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也是上海三大主要猪肉交易市场之一。
  上农批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目前,该市场每天供应近3000头猪,2000头羊,4000~5000公斤牛肉,活禽三五千只。“由于储备肉投放、进口猪肉增多和供货源北猪南调,预计今年春节时,猪肉价格有可能会下调。”
  当记者在上农批市场见到猪肉批发商吴经理时,他已结束当日凌晨的猪肉批发工作。吴经理对记者表示,他从业21年来头一次遇到今年这样的猪肉价格波动。不过近段时间,猪肉价格的下跌已经让生意又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吴经理告诉记者,作为批发商,他们其实希望猪肉能更便宜一些,从而提高整体销量。目前,上海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已从10月份的50多元一斤,到现在的50元左右一公斤,降价非常明显。
  “国家储备肉的分批次投放,已把价格压下来了。”吴经理强调。
  而在距离上海近2000公里的成都,第一财经记者在调研时,成都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肉类经营部经理左淮瑛同样表示,“每年这个时段市民要制备腊肉、香肠,是猪肉消费需求最多的时候,但是现在猪肉价格并没有因此上涨,这段时间还有所回落。”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价格因素对消费者的作用来说,今年春节前的需求和往年相比应该是有所降低的。另外,加上政策引导、储备肉投放等综合因素,春节前猪肉价格总体将以稳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