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如何保证断奶仔猪平稳过渡?

发布时间:

2020-07-25

在规模猪场,确保保育阶段的仔猪健康至关重要,关键是我们在保育阶段重点应该抓哪些工作?是不是一味地要靠“药物”做保健才能保证保育成活率?今天主要想和大家谈保育仔猪平稳过渡的问题。

  1、保育舍保温的重要性:

  断奶后保育舍的温度对猪的生长和健康都很重要。在许多猪场,断奶后的头三天猪群都会放慢生长和减少体重。下面的表格1介绍这些猪在断奶后的4到7天甚至都没有恢复到断奶前的增重速度(每天250克)。

  在这个阶段,小猪的采食量将下降,因此,它要动用体内积蓄的能量。其结果是快速地消耗体内的脂肪。由于脂肪作为保温物质,脂肪的减少,特别是皮下脂肪,小猪的抗寒能力将下降。越小的猪(小于4公斤),脂肪减少的就越多。
 


  断奶后需要至少两周的时间才能补充失去的脂肪,但是小猪在此时对温度特别敏感。短时间为了补偿失去的脂肪,小猪将增加体内的水分。因此,小猪虽然增重,但脂肪量仍然很低。

  体热是猪在消化饲料时的副产品。因此,有多少体热的产生决定于饲料的消耗量。刚断奶的小猪比断奶后的小猪要少生产35%的热能。这是为什么刚断奶的小猪需要更高的室温的原因。基于这个原因,保育舍的温度应定在27度~30度。

  调节适当的室温,应观察小猪睡觉的行为。小猪感觉舒适就舒展躺卧,而不会出现扎堆的现象。

  小猪会很快吃食,结果体热和体重都会增加。单元室温可以每周调低2度。要观察小猪的行为,来调节室温。当猪生长加快时,保持室温太高就会使小猪失去食欲。
 


没有地暖的情况下,仅靠这一盏红外灯仔猪还是容易打堆。


  2、保育猪的健康及其照料

  确保小猪在保育期的健康是个较难的任务。各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有效的疾病防疫措施。

  由于疾病防疫是养猪生产中很重要的一环。管理人员应该了解猪自身的防病机制。

  免疫机制:

  疾病一般是由病菌引起的。每种病都有特定病原可以刺激猪发展它的防御功能。当猪被疾病感染上或注射疫苗后,将使猪产生防御功能,这个系统就叫免疫系统。注射疫苗常常用来帮助猪来防御疾病。注射疫苗后,对疫苗的刺激猪将产生反应,即生产抗体。在猪的循环系统,如果后来再感染上病菌,抗体就会帮助杀死病菌。

  一般注射疫苗后或暴露给病菌后,至少需要7~10天才产生抗体。这就强调了在猪暴露给病菌之前注射疫苗的重要性。
 


  新生仔猪吃了母猪的初乳后就得到特殊的抗体。这些抗体直接由猪的肠道吸收,给小猪提供被动免疫系统。但这种免疫是暂时的。

  在刚出生18到36小时,小猪可将吸收的抗体输送到血管末梢。但以后小猪吸奶时,它仍吸收抗体。这些抗体只在肠壁上帮助局部防御,特别是防御由病菌造成的下痢。

  出生后几周,血液中被动免疫抗体的水平就逐渐下降。在出生后2~3周,猪就开始产生和发育自己的免疫系统。但至少5周后,猪的自身免疫系统才能建全。

  结果往往在断奶时,主动和被动免疫都在最低。就在同时,小猪将面临许多新的窘迫和病原(图1)。
 

图1:猪免疫系统的类型与时间


  3、保育期常见疾病及预案:

  不好的环境可降低小猪的疾病防御能力(见表2)。例如:在湿冷的环境下,新断奶的小猪很容易被大肠杆菌和其它病菌和病毒感染。结果,在保育舍室温变化幅度达3-4度时,就会有很多猪下痢。

  因此,断奶时温暖的保育舍(27到30度)和可靠的温度控制系统可帮助小猪抵抗病菌的侵袭。小猪只有在温暖的环境中断奶,体重会增加,很少发抖,也很少表现挤堆行为。

  仔细观察保育舍的小猪可帮助检测出一些急性病。全进全出可预防和控制大部分这些急性病。脱水虽然不是传染性疾病,但我把它列在表2里,因为它的临床症状会与其它病混淆。
 



  4、健康与小猪运输:

  此外研究表明,如果抓小猪时动作非常粗鲁将会影响小猪的免疫系统和生产性状。甚至偶然性的粗鲁操作都能促使前列腺素(一种抑制免疫系统的激素)增加,并减少小猪的抗病能力。不正确的操作也能降低生长速度和减少饲料报酬率。

  总之,保育阶段加强保温、及时注射相关疫苗、尽量提供仔猪舒适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应激,做好剪牙、断尾等基础管理工作乃至捉仔猪时的轻拿轻放、策略性地使用一些药物,完全可以做到保育阶段仔猪的高成活率。我们一定要从管理上、员工责任心方面多找原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养猪水平。

断奶,,,保育舍,,保育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