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谊发

手机:13303925359(赵建治)
传真:0392-5853137
邮箱:hnyifa@126.com
网址:www.hnyifa.com

正文内容

这篇文章告诉你,为什么猪打了疫苗依然发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发布时间:

2018-07-31

  疫苗免疫是猪疾病防控的首选方式,可是在临床一线,养猪人经常遇到明明给猪群免疫了圆环疫苗、蓝耳疫苗、链球菌疫苗,可猪群依然会发生圆环病毒病、蓝耳病以及链球菌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疫苗免疫失败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聊聊,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疫苗本身的问题,还是因为养猪人免疫方法有问题。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归为两类:
  一、客观原因
  1、病原血清型众多
  大多数细菌或者病毒在猪场内流行的都不止一个毒株,比如口蹄疫,在我国流行的有O型、A型两种血清型,而兽医站免费发放的采购疫苗却只含有O型一种血清型,而且这两种口蹄疫病毒之间缺乏交叉保护力,即使免疫了免费疫苗当流行A型野毒时,就无法为猪群提供有效保护。再比如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在我国流行的副猪嗜血杆菌野毒毒株有4、5、12、13、14型,而目前能采购到的副猪嗜血杆菌疫苗最多也就含有三种血清型,也无法对所有流行毒株起到保护作用。
  解决方法:养猪朋友应尽量选择含有流行血清型较多种类的疫苗,比如口蹄疫选择二价疫苗,而不使用单价疫苗。
  2、病毒本身变异
  病毒毒株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会时刻变化,而我们平时使用的疫苗多是在经典毒株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比如经典株伪狂犬疫苗,经典株病毒性腹泻疫苗。当病毒出现变异毒株时,有些经典毒株的疫苗就无法提供保护,前几年流行的伪狂犬变异毒株,经典株疫苗就无法提供有效保护,导致国内很多猪场出现了伪狂犬爆发问题。
  解决方法:养猪朋友需要时刻关注国内疫苗发展动态,有新的毒株流行,疫苗厂家有新的疫苗发布养猪人都要了解。
  3、疫苗先天不足
  蓝耳就属于先天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疫苗,即使使用的是蓝耳弱毒苗,免疫猪群后依然会导致猪群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而且蓝耳疫苗免疫后能切实中和病毒的中和抗体含量暂时无法检测,疫苗免疫后也就无法评测具体的疫苗免疫效果。再加上蓝耳的ADE效应,有时候免疫疫苗产生的少量抗体反而会增强蓝耳病毒的感染,也就出现了很多养殖户遇到的,不免疫蓝耳疫苗还好,免疫了之后反而导致猪场蓝耳病爆发。
  解决方法:养猪朋友只能寄希望各科研工作者加快研发步伐,尽早为养猪人提供切实可靠的疫苗产品。
  二、主观原因
  1、疫苗储存运输不当
  目前农村散养户去代理商处购买疫苗,代理商的做法都是一个黑色塑料袋装上一个冻好的矿泉水再把疫苗放进去,以次期望给疫苗提供一个有效保护。但是灭活苗的保存温度要求4℃,弱毒苗的保存温度要求-20℃,在夏季一个冻矿泉水能提供的温度最低也达不到10℃,等散养户回家后原本冻干的疫苗已经溶解了,若是一次注射使用还好,若一次未用完被再次冻融疫苗毒株基本死亡殆尽,免疫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解决方法:购买疫苗时或者一次购买一次用完,若想一次购买多次使用,建议配合疫苗保温箱使用。
  2、养猪人疫苗免疫时机不对
  任何疫苗都有个最佳的疫苗免疫时机,比如支原体的最佳免疫时机未产后7天,猪瘟为28-35日龄母源抗体消失时,伪狂犬最好在出生3日龄内滴鼻,蓝耳需要在仔猪14-21日龄免疫。若是晚于或者早于这个时间,或者会受到母源抗体的影响,或者免疫前猪群已经感染该病,或者无法在高发病阶段提供有效保护,而导致疫苗免疫失败。
  解决方法:养猪人务必根据自己猪场的发病情况,再结合实验室抗体检测,制定一套自家独有的疫苗免疫方案。
  3、猪群健康度过差
  受现在定位栏饲养条件、国内玉米质量问题以及养猪人饲养管理水平所限,国内很多猪场母猪常年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比如猪群眼屎泪斑增多、母猪背部有出血点、母猪被毛粗乱、皮肤发白等问题。当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时,猪群免疫疫苗就无法及时对疫苗免疫做出应答,也无法快速做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导致疫苗免疫失败。
  解决方法:加强猪场饲养管理,提高母猪运动福利,保证饲料原料的质量,注意药物保健,提高母猪的健康度是提高疫苗免疫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